11月6日,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面向社會公布的第二天,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監察組在天津市召開研討會。31個省區市、5個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監委駐國資委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聚集一堂,通過交流討論,探尋落實全會精神,履行監督第一職責,實現國資國企系統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
強化政治監督——
督促“經濟部隊”在應對復雜形勢、服務國家戰略大局中更好發揮職責使命
國有企業作為黨和國家的“經濟部隊”,在應對當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服務國家戰略大局中,承擔著重要的政治責任和國家使命。四中全會《決定》中,不僅“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等內容與國有企業直接相關,科技、民生、環保、國防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迫切需要國有企業發揮作用。
國有企業的表現如何?近年來,改革發展成效值得肯定,但與黨中央要求還有差距。從十九屆中央集中巡視央企情況看,落實國家發展戰略自覺性不夠、偏離主責主業等問題在不少企業不同程度存在。一掌猛擊,讓央企痛定思痛、深入整改。如何讓這份壓力快速傳導到地方國有企業,成為這次研討會關注的焦點之一。
“作為派駐紀檢監察組,首要職責就是通過強化政治監督,督促推動國資委黨委和國有企業黨組織以實際行動做到‘兩個維護’。”研討會上,中央紀委常委、國家監委委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務院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組長陳超英在講話中開宗明義,提醒地方同志必須把政治監督擺在首位。
政治監督內涵極其豐富,對國有企業的政治監督必須從企業的職責使命入手,督促企業決不能只顧眼前的利潤,自覺把企業發展放在黨中央工作大局中考量——
在監督內容上,堅持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今年國慶前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令國人驕傲自豪。工程的背后,也凝結著紀檢監察干部的心血。北京市紀委監委駐市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組長黃曉文說,“首都無小事,事事連政治。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的要求,谈球吧緊盯首都國企在大興國際機場、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項目建設中承擔的任務,逐月掌握工作進度和企業紀委監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在監督方式方法上,則須圍繞“實”字做文章。以天津市為例,駐國資委紀檢監察組通過排查全系統落實中央部署不力問題線索、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典型案件、抽調力量全程盯緊45家市管企業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等做法,努力實現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
創新日常監督——
盯緊“關鍵少數”,探索監督聯動,充分發揮派駐機構“探頭”作用
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落實這一要求,這次研討會再次強調積極探索強化日常監督有效方式,充分發揮派駐監督作用。
方向雖然明確,但對于一些地方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組長來說,前路依然有不少難關亟待沖破——一方面,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腐敗問題時有發生;另一方面,面對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的國有企業監督對象,僅靠派駐紀檢監察組,難以實現日常監督的有形有效覆蓋。
破解這一難題,盯緊“關鍵少數”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有效方法——重點監督黨組織班子和領導干部,通過督促黨組織履行主體責任,實現對全體黨員的監督,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在這方面,一些地方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廣東省紀委監委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推動制定了《省國資委黨委開展黨內談話的實施辦法》,今年以來,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和省國資委黨委書記分別約談企業黨委書記、紀委書記33人次,督促其嚴格監督管理。安徽省紀委監委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推動省國資委和省屬企業黨委出臺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實施意見、考核辦法等制度規定,目前已對履職不力的21個黨組織、26名黨員干部進行問責,倒逼主體責任落實。
整合監督力量,探索派駐監督與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巡視監督聯動貫通,也是做好日常監督的成功經驗。以四川省為例,省紀委監委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認真督導省國資委開展巡察工作,巡前向巡察組介紹有關情況,幫助找準重點;巡中適時跟進,對發現的問題較真碰硬;巡后及時核查移交的問題線索。“兩輪巡察下來,督促有關企業‘廢改立’制度56件,清繳違規發放資金1073萬元,巡察監督和派駐監督都得到了加強。”紀檢監察組副組長唐錄軍說。
此外,與會同志在討論中還提出,綜合運用參加黨委會議、專項檢查、專項治理、開展問責等方式,不斷強化常態化、近距離的日常監督。同時,必須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為監督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深入推進改革——
讓企業紀委書記腰板挺起來,發現問題時敢于說“不”
“太難了!”研討會上,有人借用這句網絡流行語,反映一些地方國有企業紀委書記的工作之困,折射出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任重道遠。
四中全會提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中國特色之“特”,就在于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實現這一目標,必然要求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監督體系。
從國有企業實際來看,近年來,黨的領導普遍得到加強,但監督乏力的情況也在不少企業存在。與會同志一致認為,必須把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落實到位,從體制機制上破解企業紀委監督“寬松軟”的問題,讓企業紀委書記腰板挺起來,發現問題時敢于說“不”。
去年以來,黨中央對深化中央企業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將查辦腐敗案件、紀委書記提名考察和考核等以上級紀委為主的要求具體化制度化,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為企業紀委書記敢于監督、善于監督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由于地方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領導體制和干部管理權限不同,各地在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方面的做法也有所不同。以浙江省為例,該省紀委監委已向20家省屬企業派駐監察專員、設立監察專員辦公室,與企業紀委合署辦公。“不是簡單地給企業紀委書記增加了一個監察專員的頭銜,更關鍵的是要通過改革解決同級監督弱化的問題。”浙江省紀委監委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組長白劍峰介紹說,該組會同省紀委監委職能部門制定省屬企業紀委書記履職專項考核辦法、實行“三為主”辦法等制度,著力提高企業紀委書記履職能力和質量。
“企業在監督中遇到難題,谈球吧還會派員指導,領著干、帶著干。”天津市紀委監委駐市國資委黨委紀檢監察組組長蘇金波說,今年以來,紀檢監察組和企業紀委工作人員共組成7個專班,集中查辦8件重點案件,均作出黨紀政務處分或移送有關監委,企業紀委監督執紀質量明顯提升。
構建“大監督”格局,同樣是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重要思路。如安徽省就在省投資集團、叉車集團2戶省屬企業試點,成立由黨委負責人任主任、紀委書記任副主任、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省屬企業內部監督委員會,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巡視巡察、財務審計、合規審查、組織人事等監督力量的專業優勢,實現對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監管、人財物全方位監督。
在交流中互相啟發借鑒,在討論中碰撞思想火花。“研討會雖然只有短短一天半時間,但幫谈球吧官网理清了思路、找到了方向,為谈球吧切實履行好監督第一職責增添了智慧和底氣。”甘肅省紀委監委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組長陳發述的話,道出了與會同志的共同心聲。